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浅析中欧贸易结构与全球治理结构的重建——基于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的分析视角
被引: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玫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滕柳
机构
: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来源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15年
/ 04期
关键词
:
贸易互补性;
贸易竞争性;
全球治理结构;
D O I
:
10.13509/j.cnki.ib.2015.04.008
中图分类号
: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中欧经贸关系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动力强劲。本文通过对中欧贸易结构互补性与竞争性的分析,得出结论:当前中欧贸易格局互补程度大于竞争程度,中欧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格局酝酿深刻变化,中欧关系的互补性意味着双方可持续发展潜力很大,很多维度已经超越双边经贸关系,对推动全球治理结构的重建发挥了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与欧盟外交关系的再思考——以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例
[J].
肖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
肖琳
.
太平洋学报,
2014,
22
(06)
:51
-59
[2]
欧盟全球治理新思路及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J].
金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金玲
.
国际问题研究,
2013,
(02)
:59
-71
[3]
中欧双方的期待不同成为中欧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
[J].
丁一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
丁一凡
.
欧洲研究,
2009,
27
(05)
:68
-76+166
[4]
反思2008年的中欧关系
[J].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课题组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弘
.
欧洲研究,
2009,
27
(03)
:1
-21+3
[5]
中欧贸易互补性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实证分析
[J].
王国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
王国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昌子
.
国际贸易问题,
2006,
(03)
:61
-66
[6]
The EU as a Global Actor: Grand Strategy for a Global Grand Bargain?[J] . JOLYONHOWORTH.JCMS: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 2010 (3)
←
1
→
共 6 条
[1]
中国与欧盟外交关系的再思考——以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例
[J].
肖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
肖琳
.
太平洋学报,
2014,
22
(06)
:51
-59
[2]
欧盟全球治理新思路及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J].
金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金玲
.
国际问题研究,
2013,
(02)
:59
-71
[3]
中欧双方的期待不同成为中欧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
[J].
丁一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
丁一凡
.
欧洲研究,
2009,
27
(05)
:68
-76+166
[4]
反思2008年的中欧关系
[J].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课题组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弘
.
欧洲研究,
2009,
27
(03)
:1
-21+3
[5]
中欧贸易互补性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实证分析
[J].
王国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
王国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昌子
.
国际贸易问题,
2006,
(03)
:61
-66
[6]
The EU as a Global Actor: Grand Strategy for a Global Grand Bargain?[J] . JOLYONHOWORTH.JCMS: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 2010 (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