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全球变化研究的新思维
被引:5
作者
: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任振球
机构
: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来源
:
地学前缘
|
2002年
/ 01期
关键词
:
全球变化;
整体研究;
天地耦合;
反馈放大机制;
严格准平衡态;
非线性突变;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21 [环境与环境系统];
学科分类号
:
083001 ;
摘要
:
地球系统及其各圈层都是个复杂系统。全球变化研究需要针对此种特点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整体观方法论 ,开展整体地球以及更大整体系统的整体研究 ,从中找出关键因子和关键性物理过程 ,力戒“瞎子摸象”。文中探讨了多种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与相应的天文参数变化的密切联系 ,认为天地耦合有可能是引起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同时 ,讨论了有关全球变化的若干新观点和新的物理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特大自然灾害预测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任振球
.
地球信息科学,
2000,
(02)
:1
-5
[2]
大气环流创新模式—内外因耦合及三维地转平衡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和中尺度特大暴雨模式研究设想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任振球
.
地球信息科学,
2000,
(02)
:16
-17
[3]
2500多年来的太阳活动与温度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松
;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汤懋苍
.
第四纪研究,
1997,
(01)
:28
-36
[4]
中生代以来中国东西部地势跷跷板运动的天文地质成因初探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地质力学学报,
1996,
(03)
:23
-24
[5]
塔克拉玛干地区干湿波动与全球温度变化关系探讨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中国沙漠,
1994,
(02)
:1
-8
[6]
大气垂直运动方程若干问题讨论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牛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牛涛
.
高原气象,
1994,
(01)
:103
-106
[7]
行星与气候关系研究评述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气象科技 ,
1989,
(01)
:7
-13
[8]
地球自转减慢与厄·尼诺现象的形成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张素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素琴
.
气象学报,
1986,
(04)
:411
-416
[9]
应当重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当前地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85,
(02)
:38
-42+59
[10]
天气演化与结构预测[M]. 气象出版社 , 欧阳首承著, 1998
←
1
→
共 10 条
[1]
特大自然灾害预测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任振球
.
地球信息科学,
2000,
(02)
:1
-5
[2]
大气环流创新模式—内外因耦合及三维地转平衡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和中尺度特大暴雨模式研究设想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任振球
.
地球信息科学,
2000,
(02)
:16
-17
[3]
2500多年来的太阳活动与温度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松
;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汤懋苍
.
第四纪研究,
1997,
(01)
:28
-36
[4]
中生代以来中国东西部地势跷跷板运动的天文地质成因初探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地质力学学报,
1996,
(03)
:23
-24
[5]
塔克拉玛干地区干湿波动与全球温度变化关系探讨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中国沙漠,
1994,
(02)
:1
-8
[6]
大气垂直运动方程若干问题讨论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牛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牛涛
.
高原气象,
1994,
(01)
:103
-106
[7]
行星与气候关系研究评述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气象科技 ,
1989,
(01)
:7
-13
[8]
地球自转减慢与厄·尼诺现象的形成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张素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素琴
.
气象学报,
1986,
(04)
:411
-416
[9]
应当重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当前地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J].
任振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振球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85,
(02)
:38
-42+59
[10]
天气演化与结构预测[M]. 气象出版社 , 欧阳首承著, 199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