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观测网的若干问题与基于信息熵的研究方法

被引:13
作者
陈植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工程与水文地质系!湖北武汉
关键词
地下水观测网; 信息熵; 信息传递; 信息冗余; 观测网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观测站点分布的任意性、随意性和层次不清以及观测数据的冗余性等是中国地下水观测网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着观测网提供可靠和有效数据信息的能力。文章以河北平原地下水观测网为例 ,分析了观测网几个问题的表现和原因 ,并对国内外观测网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技术方法的现状和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主要介绍了基于信息熵原理研究观测网优化设计的方法 ,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解决观测孔层次分类、信息冗余以及空间优化布局的技术思想。笔者认为 ,信息熵方法是一种能够评价地下水观测网信息 (而不是数据 )收集能力和优化观测网布局的很具发展潜力的技术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文系统复杂性的统计测度 [J].
冯国章 ;
宋松柏 ;
李佩成 .
水利学报, 1998, (11) :77-82
[2]   近年来中国统计气象学的新进展 [J].
周家斌 ;
黄嘉佑 .
气象学报, 1997, (03) :42-50
[3]   运用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研究水质问题 [J].
梁杏 ;
孙连发 ;
赵凤楼 ;
李志华 .
地球科学, 1991, (01) :43-50
[4]   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年龄、水流系统及咸水成因初探——石家庄至渤海湾同位素水文地质剖面研究 [J].
张之淦 ;
张洪平 ;
孙继朝 ;
杨立君 ;
崔玉龙 ;
武兰惠 ;
齐继祥 ;
徐嘉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7, (0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