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深厚软弱场地地震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26
作者:
陈继华
陈国兴
史国龙
不详
机构:
[1]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 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4] 江苏南京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场地地震效应;
地面加速度放大系数;
互层土;
软弱夹层;
D O I:
10.13409/j.cnki.jdpme.2004.02.003
中图分类号:
TU435 [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以南京、盐城、上海的 3个典型场地作为长江下游地区深厚软弱场地的代表 ,探讨了深厚软弱场地的地震效应特性。首先 ,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自行研制的GZZ 1自振柱试验机 ,对 3个典型场地的原状土样进行试验研究 ,获得了各类典型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曲线 ;其次 ,选用Taft、ElCentro和Northridge地震记录作为输入地震动 ,将Taft、ElCentro和Northridge地震波加速度时程的峰值水平调整为 0 .35m/s2 ,0 .70m/s2和 0 .98m/s2 ,利用程序SHAKE91对 3个场地进行了输入不同地震波、不同峰值加速度水平的 2 7种组合的地震反应分析。数值分析表明 :场地条件和基岩输入地震动特性对土层的地震加速度放大效应有显著影响 ,地表处的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的增加而减小 ,土层内部的这种规律性不如地表处表现得明显 ;地表软弱土的存在使土层地表处的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急剧增大 ,场地内部软弱土夹层处的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急剧增大 ,强震时易失效 ;互层土特殊的层理构造会造成该土层的剪应变幅值急剧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