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

被引:25
作者
史坤博 [1 ]
杨永春 [1 ,2 ]
张伟芳 [1 ]
宋美娜 [1 ]
白硕 [1 ]
李博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益; 城市化; 耦合协调度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武威市; 石羊河流域;
D O I
10.13866/j.azr.2016.03.28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关系对于土地紧缺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等分析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2002—2012年,武威市凉州区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指数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研究区土地利用效益值、城市化指数以及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出线性递增的特征,且土地利用效益值增长速率快于城市化指数。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系数从0.273 6提高至0.907 0,耦合协调状态由中度失调逐渐转为优质协调,耦合协调阶段可分为失调衰退—过渡—协调发展3个时期。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相互驱动关系,即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对城市化产生的驱动影响较显著,城市化则主要从社会(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益产生驱动影响。研究结果对石羊河流域绿洲城市乃至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55 / 6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席娟 ;
张毅 ;
杨小强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7 (01) :117-123
[2]   近20a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J].
孙美琴 ;
赵成义 ;
施枫芝 ;
彭冬梅 ;
吴世新 .
干旱区研究 , 2013, (01) :16-21
[3]   山东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J].
郭施宏 ;
王富喜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06) :163-167
[4]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城市适度规模研究——以石羊河流域凉州区为例 [J].
石培基 ;
杨雪梅 ;
宫继萍 ;
张光永 ;
魏伟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4) :646-655
[5]   不同职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J].
鲁春阳 ;
高成全 ;
杨庆媛 ;
文枫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1) :120-125
[6]   咸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风险 [J].
蒙晓 ;
任志远 ;
张翀 .
干旱区研究, 2012, 29 (01) :137-142
[7]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绿洲城市土地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以甘州区为例 [J].
吴文婕 ;
石培基 ;
胡巍 .
干旱区研究, 2012, 29 (01) :122-128
[8]   基于耦合关系的中国区域土地利用效益水平测度 [J].
仇娟东 ;
赵景峰 ;
吴建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1) :103-110
[9]   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
万鲁河 ;
张茜 ;
陈晓红 .
经济地理, 2011, 31 (10) :1710-1717
[10]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机制研究 [J].
武京涛 ;
涂建军 ;
阎晓 ;
周艳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08) :42-4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