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

被引:13
作者
班建武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符号消费; 身份认同; 所指; 能指; 意指; 流行文化; 亚文化;
D O I
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09.07.005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符号消费是当代青少年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身份认同构成了青少年符号消费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青少年在符号消费中的身份认同诉求主要包括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青少年符号消费的能指空间主要包括现代媒介信息、流行时尚以及消费空间,它们构成了青少年符号消费的重要载体和素材。青少年符号消费的意指属性主要包括流行文化和亚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这表明了青少年通过符号消费所谋求的身份认同具有不同的文化诉求。符号消费作为青少年文化母题——身份认同的当代表征,与当前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结构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青少年符号消费所包含的美学功能的揭示,有利于我们重新理解当代青少年,增强知识传递载体本身的可欣赏性和可视性,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一种愉悦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媒介人物与中学生偶像崇拜——兼谈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区别 [J].
章洁 ;
詹小路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 (06) :144-145
[3]  
未成年消费群.[M].程士安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  
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王成兵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  
后现代主义辞典.[M].王治河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  
论审美文化.[M].张晶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  
理解大众文化.[M].(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著;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