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状革耳菌漆酶酶活测定方法分析

被引:15
作者
胡平平
付时雨
李光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纤维素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贝壳状革耳菌; 漆酶; 测定方法;
D O I
10.16560/j.cnki.gzhx.2001.04.006
中图分类号
O629 [天然化合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酶活测定方法中所用的反应底物、反应条件以及酶活单位定义对漆酶酶活的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对贝壳状革耳菌 (Panusconchatus)漆酶酶活测定方法的研究中发现 ,该酶与 2 ,2’ -连氮 -双 ( 3-乙基并噻- 6 -磺酸 ) (ABTS)反应的最适pH值为 3.0 ,而与紫丁香醛连氮、2 ,6-二甲氧基苯酚和邻甲联苯胺反应的最适pH值均为 4.0。上述底物与Panusconchatus漆酶反应的Km (米氏常数 )分别为 0 .0 1 1 6(mmol·L) - 1 ,1 4.1 0 95 (mmol·L) - 1 ,0 .1 0 1 1 (mmol·L) - 1 ,0 .1 41 5 (mmol·L) - 1 。该酶与ABTS、2 ,6-二甲氧基苯酚和邻甲联苯胺反应均表现为零级反应 ,而与紫丁香醛连氮反应时只在一定范围的酶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内才表现为零级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红栓菌胞外漆酶的诱导、纯化及部分特性研究 [J].
秦小琼 ;
傅庭治 ;
曹幼琴 ;
姜建明 .
微生物学报, 1996, (05) :360-366
[2]  
Residual lignin studies of laccase-delignified .2 Sealey J,Ragauskas A J. Kraft pulp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