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北黄海四季水团划分及化学特性比较
被引: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江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臧璐
石晓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石晓勇
张传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张传松
机构
:
[1]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来源
:
渔业科学进展
|
2012年
/ 33卷
/ 01期
关键词
:
水团;
DO;
营养盐;
黄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912 [水产化学];
学科分类号
:
0908 ;
摘要
:
在对2006年7月~2007年10月北黄海4个航次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北黄海四季水团进行了基本划分,并将各季水团内的DO及营养盐浓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冬到秋,每个季节北黄海水体由表到底分别可划分为4、7、5、5个水团;其中辽南沿岸水和黄海水团是常年存在的;鸭绿江冲淡水和黄海冷水团于春、夏、秋季存在,冬季消失;渤、黄海混合水团是秋季消失;其他水团则是季节性的存在。在冷水团存续期间,其内部营养盐的浓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在秋季,为整个海区的最高值,PO4-P均值高达0.9μmol/L。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黄海冷水团演变过程及其与邻近水团关系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非
;
张志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张志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刁新源
;
郭景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郭景松
;
汤毓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汤毓祥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5)
:26
-34
[2]
黄海冷水域生源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J].
王保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王保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6)
:47
-54
[3]
黄海和东海生源要素的化学海洋学
[J].
刘素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开放实验室
刘素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经
;
陈洪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开放实验室
陈洪涛
.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01)
:68
-74
[4]
北黄海冷水团环流结构探讨──潮混合锋对环流结构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保仁
.
海洋与湖沼,
1996,
(04)
:429
-435+459
[5]
渤、黄海夏季低温带及其形成机制初析
[J].
苏育嵩,苏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
苏育嵩,苏洁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6,
(01)
[6]
黄海西部34°N断面潮生陆架锋的多年变化及跨锋断面的环流结构
[J].
赵保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赵保仁
;
涂登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涂登志
;
毕亚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毕亚文
.
海洋科学,
1992,
(02)
:41
-45
[7]
北黄海冷水团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Ⅰ.模式解[J]. 缪经榜,刘兴泉,薛亚.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12)
[8]
东海冬季环流中溶解氧和营养盐分布特征
[J].
蒋国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蒋国昌
;
王玉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王玉衡
.
海洋通报,
1990,
(05)
:25
-32
[9]
黄海冷水团的变化特征
[J].
翁学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翁学传
;
张以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以恳
;
王从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王从敏
;
张启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启龙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89,
(S1)
:119
-131
[10]
渤、黄海及东海北部强温跃层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保仁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9,
(04)
:401
-410
←
1
2
→
共 17 条
[1]
黄海冷水团演变过程及其与邻近水团关系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非
;
张志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张志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刁新源
;
郭景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郭景松
;
汤毓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汤毓祥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5)
:26
-34
[2]
黄海冷水域生源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J].
王保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王保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6)
:47
-54
[3]
黄海和东海生源要素的化学海洋学
[J].
刘素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开放实验室
刘素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经
;
陈洪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开放实验室
陈洪涛
.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01)
:68
-74
[4]
北黄海冷水团环流结构探讨──潮混合锋对环流结构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保仁
.
海洋与湖沼,
1996,
(04)
:429
-435+459
[5]
渤、黄海夏季低温带及其形成机制初析
[J].
苏育嵩,苏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
苏育嵩,苏洁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6,
(01)
[6]
黄海西部34°N断面潮生陆架锋的多年变化及跨锋断面的环流结构
[J].
赵保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赵保仁
;
涂登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涂登志
;
毕亚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毕亚文
.
海洋科学,
1992,
(02)
:41
-45
[7]
北黄海冷水团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Ⅰ.模式解[J]. 缪经榜,刘兴泉,薛亚.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12)
[8]
东海冬季环流中溶解氧和营养盐分布特征
[J].
蒋国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蒋国昌
;
王玉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王玉衡
.
海洋通报,
1990,
(05)
:25
-32
[9]
黄海冷水团的变化特征
[J].
翁学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翁学传
;
张以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以恳
;
王从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王从敏
;
张启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启龙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89,
(S1)
:119
-131
[10]
渤、黄海及东海北部强温跃层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保仁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9,
(04)
:401
-41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