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中的累积关税成本率及结构:理论与实证

被引:21
作者
倪红福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全球投入产出表; 放大效应; 累积关税成本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5 [海关及关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构建了基于里昂惕夫和高斯逆矩阵的累积关税成本率的统一测算框架,并利用Muradov(2016)的分解方法进行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2000—2017年中国的累积关税成本率、直接关税成本率、多阶段关税成本率都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大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中国严格履行加入WTO承诺,大幅降低了进口中间品关税率。(2)随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中国关税的放大效应从2000年的2.57上升到2017的3.17,世界各国的关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放大效应",且都在1.5以上。(3)从世界各国贡献率来看,中国对全球累积关税成本率的贡献率最大,其原因是全球生产网络结构的复杂性,而非中国对进口中间品征收的关税率过高。就政策含义来说,如果没有中国主动降低关税,全球生产网络结构变迁将会导致全球累积关税成本率变得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全球价值链中的关税成本效应分析——兼论中美贸易摩擦的价格效应和福利效应 [J].
倪红福 ;
龚六堂 ;
陈湘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8) :74-90
[2]   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微笑曲线”存在吗?——基于增加值平均传递步长方法 [J].
倪红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11) :111-126+161
[3]   生产分割的演进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生产阶段数的考察 [J].
倪红福 ;
龚六堂 ;
夏杰长 .
管理世界, 2016, (04) :10-23+187
[4]   Trade costs and borders in global value chains [J].
Muradov, Kirill .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2017, 153 (03) :487-509
[5]  
An Illustrated User Guide to the 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 the Case of Global Automotive Production[J] . Marcel P. Timmer,Erik Dietzenbacher,Bart Los,Robert Stehrer,Gaaitzen J. Vrie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5 (3)
[6]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 INPUT–OUTPUT TABLES IN THE WIOD PROJECT[J] . Erik Dietzenbacher,Bart Los,Robert Stehrer,Marcel Timmer,Gaaitzen de Vrie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 2013 (1)
[7]   Can Multistage Production Explain the Home Bias in Trade? [J].
Yi, Kei-Mu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 100 (01) :364-393
[8]   Can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explain the growth of world trade? [J].
Yi, KM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3, 111 (01) :52-102
[9]  
Global Value Chain Development Report 2017 .2 World Bank,IDE JETRO,OECD,UIBE.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