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抛秧稻作技术体系及其特征

被引:56
作者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抛秧; 技术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抛秧稻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使抛秧稻作获得了惊人的进展,逐渐形成了集省工省力与高效于一体、能适应各种稻作体制和中国农村经济状况的抛秧稻作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由以下6个方面构成:(1)阐明了抛秧立苗过程;(2)剖析了田间分布格局及其生态生理效应;(3)揭示了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基本特征;(4)研明了高产形成规律及调控途径;(5)创立了多样化实用育秧方法;(6)研究并集成了大田培管配套技术。该技术体系的4个主要特征:(1)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多元结构技术体系;(2)具有在实事中求"是"的科学基础;(3)实用性强、应用性广、推广速度快;(4)紧扣现代稻作发展实际,不断破旧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金优253免耕抛栽秧苗的根系生长与立苗特性
    江立庚
    李如平
    韦善清
    张平刚
    徐世宏
    郎宁
    董登峰
    陈念平
    陆福勇
    秦华东
    [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5, (01) : 30 - 34
  • [2] 水稻乳苗抛栽与其他栽培方式的比较研究
    马殿荣
    陈温福
    王庆祥
    苏芳莉
    周淑清
    陈健
    [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 336 - 339
  • [3] 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陈健
    [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 389 - 393
  • [4] 抛秧稻的倒伏原因及其预防
    黄伟坚
    [J]. 热带农业科学, 2003, (03) : 69 - 72
  • [5] 不同叶龄抛栽对免耕抛秧稻产量的影响试验
    周杰
    [J]. 广西农学报, 2003, (02) : 1 - 3
  • [6] 不同施氮量对免耕抛秧稻产量的影响
    郎宁
    徐世宏
    梁人君
    陈桂生
    [J]. 杂交水稻, 2003, (02) : 53 - 54
  • [7] 水稻免耕抛秧高产稳产的生理基础研究
    刘军
    黄庆
    付华
    陆秀明
    刘怀珍
    李康活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2) : 152 - 156
  • [8] 不同施氮处理对免耕抛秧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程永盛
    黄庆
    刘怀珍
    刘军
    陆秀明
    付华
    [J]. 广东农业科学, 2001, (05) : 28 - 30
  • [9] 抛秧稻的倒伏及预防对策
    陈瑞元
    [J]. 上海农业科技, 2001, (05) : 88 - 88
  • [10] 抛秧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机制 Ⅱ.秧苗田间垂直分布格局及其生态生理效应
    戴其根
    霍中洋
    张洪程
    苏宝林
    许轲
    邱枫
    [J]. 作物学报, 2001, (05) : 600 -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