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分析——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9
作者
余长林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条件收敛; SYS-GMM方法;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08.02.00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Solow模型(1956)为基础,把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时纳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构造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的扩展Solow模型。运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各省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conditional convergence)特征,即在控制了各省间人口增长率、物质资本投资率、人力资本水平和制度因素差异后,可以观测到明显的经济增长收敛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验证 [J].
郝春虹 .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7, (05) :22-27
[2]   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包含教育资本、健康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理论研究 [J].
余长林 .
财经研究, 2006, (10) :102-112
[3]   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问题刍议 [J].
孙旭 ;
郑丽霞 .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6, (04) :34-36
[4]   企业市场化、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 [J].
汪锋 ;
张宗益 ;
康继军 .
世界经济, 2006, (06) :48-60
[5]   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 [J].
杨建芳 ;
龚六堂 ;
张庆华 .
管理世界, 2006, (05) :10-18+34+171
[6]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29
[7]   改革、政策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J].
严冀 ;
陆铭 ;
陈钊 .
世界经济文汇, 2005, (01) :27-46
[8]   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 [J].
王志刚 .
管理世界, 2004, (03) :25-30
[9]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8) :3-14+80
[10]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