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栖霞组沉积微相、韵律、沉积旋回及层序地层学分析

被引:4
作者
何海清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沉积旋回; 层序地层学; 碳酸盐岩; 栖霞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 [各类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本文以沉积微相及生物生态分析为基础,对研究区3条剖面栖霞组的沉积韵律、沉积旋回、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层序界面、沉积层序及各沉积体系域的沉积特征。认为研究区栖霞组总体形成于潮下低能开阔无障壁的碳酸盐级坡沉积背景,其中可识别出两类界面,4个沉积层序,根据界面特征及准层序叠加型式划分出海度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浙江长兴栖霞组生物灰岩及其含油性 [J].
杨万容 ;
江纳言 ;
屈永隆 ;
冯之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1, (04) :299-313+396
[2]   黔南独山石炭系层序地层及麦粒(竹蜓)带冰川型全球海平面变化 [J].
刘本培 ;
李儒峰 ;
尤德宏 .
地球科学, 1994, (05) :553-564+715
[4]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方法与前景 [J].
薛良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5) :8-13+96
[5]  
GenitiC Stratigraphic Sequence in Basin Analysis I:Architecture and Genesis of Flooding-Surface Bounded Deposi-ti0nal Unlites. Galloway W 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9
[6]  
SeismiC Stratigraphy and Globle Change of Sea-level.In: Payton C E, ed.Seismic Stratigraphy-Application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Vail P R et al. AAPG Memoir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