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年财政改革之谜与未来改革之难

被引:5
作者
杨志勇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财政改革; 经济改革;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8.12.009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已经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与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财政改革充满了谜语。中国的改革者既放眼世界,又立足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与普遍意义并存的改革之路。未来中国改革之难不仅表现在一些具体的财政改革问题上,更集中体现在如何构建一个可促进效率、公平和经济稳定目标实现的财政制度上,体现在财政的法治化与民主化上,体现在如何获得财政改革的持续动力上。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140 +1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财政与民生[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高培勇, 2008
[2]  
民营化还是社会化:国企产权改革的战略选择[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史正富, 2007
[3]  
财政公共化改革[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张馨著, 2004
[4]  
吴敬琏自选集[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吴敬琏著, 2003
[5]  
古今中外话财政[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翁礼华著, 2002
[6]  
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财政运行机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高培勇, 2001
[7]  
“费改税”:经济学界如是说[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高培勇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