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北方大陆下的地幔热柱与岩石圈运动
被引:75
作者
: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邓晋福
赵海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赵海玲
赖绍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赖绍聪
罗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罗照华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莫宣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宗絮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来源
:
现代地质
|
1992年
/ 03期
关键词
:
中国北方;
地幔热柱与亚热柱;
岩石圈运动与"铆钉效应;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首次提出中国北方大陆下存在一个地幔热柱的论证,并提出亚热柱(sub—plume)的新概念。热柱的中心与边缘部分的隙间熔浆分别为苦橄质玄武岩与碱性玄武岩。在渐新世到中新世约18.4 Ma内,北方大陆以3.26cm/a的速率向东南飘移了约600km,使日本海、渤海—华北平原等脱离热柱。导致晚第三纪日本海扩张的停止,渤海—华北平原等早第三纪火山喷发的突然中止。火山喷发期间,在热柱头部若干个亚热柱的形成,好似若干个“铆钉”穿入岩石圈,有效地阻止了岩石圈的飘移(这时的飘移速率只有0.05cm/a),我们把火山喷发称为固定岩石圈的“铆钉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冀东陆壳结构的岩石学模型
吴宗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吴宗絮
郭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郭才华
[J].
地震地质,
1991,
(04)
: 369
-
376
[2]
中国东部上地幔热结构——由岩石学模型推导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邓晋福
赵海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赵海玲
[J].
地质学报,
1990,
(04)
: 344
-
349
[3]
内蒙锡盟新生代玄武岩的岩石学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建军
[J].
岩石学报,
1988,
(02)
: 13
-
31+97
[4]
汉诺坝玄武岩化学及其演化趋势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邓晋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鄂莫岚
路风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路风香
[J].
岩石学报,
1988,
(01)
: 22
-
33
[5]
黑龙江科洛火山群中发现的巨晶和捕虏晶
刘蒙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蒙华
[J].
地球科学,
1987,
(03)
: 240
-
240
[6]
大同火山群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邓晋福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莫宣学
林培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林培英
[J].
地球科学,
1987,
(03)
: 233
-
239
[7]
黑龙江省老黑山、火烧山石龙岩岩石学特征
张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明
[J].
地球科学,
1984,
(01)
: 87
-
99+138
[8]
辽宁宽甸黄椅山碱性玄武岩岩浆起源问题的讨论
路凤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路凤香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邓晋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鄂莫岚
[J].
地球科学,
1981,
(01)
: 183
-
196+279
[9]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池际尚主编, 1988
[10]
The thermal structure and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Morgan P.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 1984
←
1
2
→
共 11 条
[1]
冀东陆壳结构的岩石学模型
吴宗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吴宗絮
郭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郭才华
[J].
地震地质,
1991,
(04)
: 369
-
376
[2]
中国东部上地幔热结构——由岩石学模型推导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邓晋福
赵海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赵海玲
[J].
地质学报,
1990,
(04)
: 344
-
349
[3]
内蒙锡盟新生代玄武岩的岩石学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建军
[J].
岩石学报,
1988,
(02)
: 13
-
31+97
[4]
汉诺坝玄武岩化学及其演化趋势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邓晋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鄂莫岚
路风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路风香
[J].
岩石学报,
1988,
(01)
: 22
-
33
[5]
黑龙江科洛火山群中发现的巨晶和捕虏晶
刘蒙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蒙华
[J].
地球科学,
1987,
(03)
: 240
-
240
[6]
大同火山群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邓晋福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莫宣学
林培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林培英
[J].
地球科学,
1987,
(03)
: 233
-
239
[7]
黑龙江省老黑山、火烧山石龙岩岩石学特征
张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明
[J].
地球科学,
1984,
(01)
: 87
-
99+138
[8]
辽宁宽甸黄椅山碱性玄武岩岩浆起源问题的讨论
路凤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路凤香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邓晋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鄂莫岚
[J].
地球科学,
1981,
(01)
: 183
-
196+279
[9]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池际尚主编, 1988
[10]
The thermal structure and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Morgan P.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 198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