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总则设立的必要性及基本结构

被引:8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 法学院副院长
关键词
民法典总则; 体系性; 人法; 模式; 基本架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当前我国要尽快制定一部体系完整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法典 ,首先必须讨论民法典总则的设立问题。设立总则是相当必要的 ,理由是 :总则的设立可增强民法典的形式合理性和体系逻辑性 ,使法典更为简洁 ;可增强民法典的体系性 ;更符合民商合一模式的要求 ;对弘扬民法的基本精神和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便于法官做出解释 ,并有助于培养法律人归纳演绎、抽象思考方法及形成法律原则的能力。而有学者主张主体制度可以单设人法而不用制定总则 ,我认为此模式是存在重大缺陷的 :很难用人法协调现代社会中的各类民事主体制度 ;实际上没有严格区分主体和权利问题 ;很难区分人格和身份 ;一旦设立人法 ,法律行为、代理、时效等制度将会只能在合同法等法律中分别规定 ,这就必然造成法律规则的散乱。最后 ,总则的基本结构应当由主体、客体、行为和责任四大部分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制定《欧洲民法典》的学术讨论述评 [J].
徐海燕 .
当代法学, 1999, (02) :76-80
[2]  
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论战.[M].徐国栋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  
民法总论.[M].龙卫球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4]  
德国民法总论.[M].(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
[5]  
代理法律制度研究.[M].江帆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6]  
民商法论丛.[M].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
[7]  
民法学原理.[M].张俊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8]  
民法总论.[M].梁慧星著;.法律出版社.1996,
[9]  
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樊纲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0]  
民事法律行为.[M].董安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