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借鉴:论恐怖主义犯罪追诉中的恐怖组织认定

被引:19
作者
倪春乐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恐怖组织认定; 司法模式; 行政模式; 程序完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恐怖组织认定是各国反恐实践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恐怖主义刑事打击的准确性和法律效果。在恐怖组织认定上,各国主要有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两种模式。前者具备诉讼的基本构造,既是"身份"的确认也是刑事制裁的法律依据,但存在滞后性;后者具有单向性、主动性和集中性的特点,但在权利保障上似有不足。我国的反恐斗争中也需要科学合理地认定恐怖组织,但目前的相关立法和操作存在诸多问题,对反恐效果产生不利影响。2011年10月24日,《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的审议通过,明确了行政认定中的很多问题。然而,从程序完善的角度讲,未来的反恐立法应当借鉴域外经验,充分汲取两种模式之长,在立足我国反恐实际的基础上,采取程序衔接的策略对认定程序进行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外国恐怖组织认定机制初探 [J].
杜邈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 20 (06) :102-108
[2]   恐怖组织认定模式之研究 [J].
赵秉志 ;
杜邈 .
现代法学, 2006, (03) :106-111
[3]  
外国最新反恐法选编.[M].赵秉志等; 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4]  
德国与欧盟反恐对策及相关法律研究.[M].张美英; 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5]  
认定“东伊运”为恐怖组织于法有据.[N].张学锋;徐伟;.法制日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