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托木尔峰南坡地区旅游发展模式及路径创新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祥 [1 ]
蔡萌 [2 ]
杨传开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
[3]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旅游发展模式; 创新; 自然生态旅游; 自驾游; 国家公园; 天山托木尔峰;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4.05.024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天山托木尔峰南坡地区主要包括阿克苏地区和阿拉尔市,该区旅游资源丰富,是"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支撑,但缺乏统筹天山旅游要素的总体模式和旅游发展具体路径,旅游产业发展缓慢。通过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基于文献及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该区旅游产业基础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该区应以自然生态旅游为主题,采取国家公园组织模式,围绕自驾游设计旅游产品。提出创建"天山托木尔峰国家公园",构建户外游憩、自然猎奇、美学体验等户外自驾游产品群,配置自驾游服务产业体系,开拓自驾游和户外旅游市场,创新旅游发展机制与体制,引导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等具体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065 / 10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天山托木尔峰南坡地区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J].
张祥 ;
彭夏岁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01) :199-203
[2]   自然遗产地生态脆弱性分析与评价——以托木尔区域为例 [J].
时卉 ;
杨兆萍 ;
韩芳 ;
栾福明 ;
石天戈 .
干旱区地理, 2013, 36 (02) :318-328
[3]   中国西部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J].
陈兴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2) :153-155
[4]   APP荣获世界环保大会国际碳金奖 [J].
农夫 .
绿色中国, 2013, (02) :78-78
[5]   自然遗产地旅游开发造血式生态补偿研究 [J].
杨桂华 ;
张一群 .
旅游学刊, 2012, 27 (05) :8-9
[6]   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 [J].
苏明明 .
旅游学刊, 2012, 27 (05) :9-10
[7]   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扩散 [J].
张海霞 ;
张旭亮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4) :705-712
[8]   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发展 [J].
彭华 .
旅游学刊, 2012, 27 (04) :3-4
[9]   社区参与的自然遗产型景区旅游发展模式——以九寨沟为案例的研究及建议 [J].
田世政 ;
杨桂华 .
经济管理, 2012, 34 (02) :107-117
[10]   新疆阿克苏地区特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 [J].
陈鲲玲 .
特区经济, 2011, (06) :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