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弧菌对中国对虾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20
作者
李天道
于佳
俞开康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弧菌; 胞外产物; 致病性;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1998.01.008
中图分类号
S945.4 [各种虾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5年8月—1996年4月,采用注射感染、浸浴感染、创伤感染和投喂感染比较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弗尼斯弧菌及其胞外产物对中国对虾的致病性,测定它们的半致死浓度,观察弧菌感染引起的病理组织变化。结果表明,注射感染中,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弗尼斯弧菌24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DS50)分别是1.2×106,6.5×107,4.0×108,6.8×109(CFU/ml),48小时的LD50分别是6.3×10’,8.0×106,2.0×107,1.0×109(CFU/ml)。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弗尼斯弧菌的胞外产物24小时对中国对虾的LD50是0.11,0.16,0.23,0.29(mg/ml),48小时LD50是0.05,0.11,0.12,0.24(mg/ml)。对虾的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胰脏、鳃.胃等,肝胰脏最容易发生病变,病变组织变化与毒力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溶藻弧菌引起虾病暴发的病原学研究
    吕贤善
    徐绍基
    王爱明
    [J]. 海洋渔业, 1992, (02) : 56 - 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