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种资源抗病鉴定问题的探讨

被引:2
作者
胡吉成
机构
[1] 吉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抗病鉴定; 生理小种; 品种资源; 种质资源; 生物资源; 杂交种; 杂交品种; 抗源材料; 抗病育种; 抗性育种; 抗性鉴定; 品种鉴定;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1979.02.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栽培优良的抗病品种是农业生产上取得高产稳产的积极有效措施。我省虽然育成和推广了一些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了作用,但持久、稳定而广谱抗病性的品种仍然很少,往往推广几年之后,由于病害的发生或病菌变异而丧失种植价值,如玉米吉双4号、谷子的公谷5号、水稻的通交号和九稻号的某几个品种等等。如果说造成病害的流行是人为的,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美国四十年代推广一个抗冠锈病的“维多利亚”品种,由于它的抗锈性的基因与感染叶枯病的基因近乎完全联锁。结果,刚刚推广这个品种,就因叶枯病的流行而被淘汰。在七十年代,美国具有得克斯萨雄性不育细胞质(T型细胞质)的许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