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隙特征及对树种更新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于振良
于贵瑞
王秋凤
赵士洞
延晓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林隙; 树种更新; 干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58 [森林计测学(测树学)];
学科分类号
090704 ;
摘要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实际林隙面积小于 2 5 0m2 的林隙数量占被调查林隙的 70 %以上 ,扩展林隙面积大部分分布在 1 0 0m2 ~ 5 0 0m2 之间 (70 %左右 ) ,林隙最大面积大部分分布在 3 0 0m2 ~ 90 0m2 之间 ,林隙模型所模拟的面积应在 5 0 0m2 ~ 90 0m2 之间。 4 0 %的阔叶红松林林隙是风干扰形成的。每个林隙的平均林隙形成木的数量是 2 .65株。最大林隙形成木集中分布在 5 0cm~ 60cm和 60cm~ 70cm两个径级内 ,占总数的5 0 %以上 ,红松、紫椴、蒙古栎和春榆在最大林隙形成木中占 95 %以上 ,其中紫椴 (4 0 % )所占比例最大 ,红松 (3 4 .5 % )次之。林隙内的树种更新密度比林冠下提高了 3 0 %左右。根据树种对林隙的反应可分为 4类 :鱼鳞云杉、水曲柳、青楷槭、白扭槭、假色槭对林隙无明显反应的树种 ;红松、臭冷杉、胡桃楸和色木槭对林隙反应中等 ;紫椴、裂叶榆和春榆对林隙有强烈反应 ;白桦、山杨、蒙古栎和落叶松需要强烈林隙干扰才能引起树种更新。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阔叶红松林的研究综述 [J].
于振良 ;
赵士洞 ;
董立荣 ;
张元林 .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6, (04) :51-54
[2]   小兴安岭红松种群天然更新的特点 [J].
刘庆洪 .
林业科学, 1987, (03) :266-276
[3]   关于大小兴安岭的森林更新问题 [J].
刘慎谔 .
林业科学, 1957, (03) :17-34
[4]   对于小兴安岭红松林更新和主伐方式的意见 [J].
王战 .
林业科学, 1957, (03) :35-42
[5]  
林隙动态与森林生物多样性[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臧润国等著, 1999
[6]  
Gap dynamics in an Ohio Acer-Fagus forest and speculations on the geography of disturbance. Runkle J R.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