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孙强
沈玉志
李士金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耦合协调度; 协整检验;
D O 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6.03.030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120.4 [经济发展战略];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1 ;
摘要
在阐述新型城镇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辽宁省2000—2013年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辽宁省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耦合机理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辽宁省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的主要原因是辽宁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平衡;辽宁省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由2000年的0.284 2增长至2013年的0.574 5,平均年增长率为5.56%,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耦合协调过程跨越失调阶段和过渡阶段2个区间,经历中度失调—勉强耦合—初级耦合3个阶段;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系数为0.982 0;未来一段时间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将继续保持稳步提升的趋势,协调过程将从过渡阶段变为耦合协调阶段,并在2019年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与测度分析——以新疆为例 [J].
高志刚 ;
华淑名 .
中国科技论坛, 2015, (09) :121-126
[2]   新型城镇化推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云南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郑继承 .
经济问题探索, 2015, (09) :65-71
[4]   我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J].
孙虎 ;
乔标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4, (04) :64-68
[5]   我国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演进动力研究综述 [J].
胡杰 ;
李庆云 ;
韦颜秋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1) :25-30
[6]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我国省际2000—2011年的经验分析 [J].
赵永平 ;
徐盈之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1) :116-124
[7]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西为例 [J].
王博宇 ;
谢奉军 ;
黄新建 .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 (08) :72-76
[8]   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杨惠珍 .
经济研究导刊, 2013, (20) :65-67+78
[9]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 [J].
郭丽娟 .
统计与决策, 2013, (11) :64-67
[10]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J].
蒋晓岚 ;
程必定 .
区域经济评论, 2013, (02) :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