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9
作者
李纯
韩华
冯宇飞
李秋红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
关键词
中药治疗药物监测; 个体化给药;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2 [中医治疗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2 ;
摘要
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的报道逐年增多,为避免或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及其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及科学个体化给药的实施将发挥重要作用。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将最大可能的在选定患者中联合传统模式和根据个体的遗传多态性即药物遗传学同时进行监测。对其与临床个体化用药关系的研究,将是中药个体化给药发展的一个很好趋势。随着进入个体化药物治疗时代,我们不仅将对某一特殊的患者给予最好的药物,而且在治疗的一开始就给予最有效与最安全的药物剂量,彻底实现中药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浅谈医院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 [J].
杨淑芹 .
医药世界, 2007, (03) :125-126
[2]   有用又有害的六神丸 [J].
丁茂柏 .
药物与人, 2006, (11) :62-63
[3]   治疗药物监测概况及研究进展 [J].
李欣 ;
赵立子 ;
黄民 .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 2006, (05) :60-64
[4]   谈我国中草药临床药学研究 [J].
张维河 ;
张安平 .
中国医药导报, 2006, (24) :136-137
[5]   简述中药的不良反应 [J].
李凤玲 ;
杨杰 ;
李健 ;
牛瑞仙 .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01) :130-130
[6]   中药的不良反应琐谈 [J].
张丽 .
中国热带医学 , 2005, (06) :1303-1305
[7]   群体药动学及其在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 [J].
林翠鸿 ;
王长连 ;
柯蒙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5, (01) :58-60
[8]   中药不良反应及原因 [J].
李文彬 .
医学文选, 2004, (02) :192-193
[9]   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用药 [J].
苗佳 ;
梁德荣 .
成都医药, 2003, (03) :177-179
[10]   中医药不良反应监测的思路与方法 [J].
黄熙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02) :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