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地权配置的效率来源:产权匹配逻辑——来自浪山村的个案分析

被引:2
作者
胡新艳
朱文珏
刘凯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村落地权; 价值属性; 行为能力; 产权匹配; 效率来源;
D O I
10.13676/j.cnki.cn36-1224/f.2014.03.008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通过"自下而上"的案例探讨方式,分析浪山村地权配置效率的形成以及实践效果,提出"农地价值属性、主体行为能力与产权权能配置三者匹配促进效率生成"理论分析框架。浪山村地权配置制度的实践分析表明,竞价的农地经营权促进了农地要素价值实现及其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分工效率,均户的价值型农地承包权促进了农地资产价值实现及其农地流转效率,村组织的农地调控权促进了农地公共价值实现与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由此得到村落地权分离形成多种基本权能,分别对应配置于合适的产权主体,有利于实现农地的多重价值属性,平衡村落中多个效率目标的结论。浪山村个案总结为中国村落地权制度创新及其村庄发展转型的路径选择提供了经验启迪。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