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农业的潜力及其增产途径的系统分析

被引:7
作者
陈国良
刘笃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2] 宁夏固原地区气象局
关键词
早作; 产量; 限制; 农业; 平均; 环境变量; 春小麦; 春麦; 深施肥; 影响系数; 固原县; 粮食; 主要因子;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1983.06.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旱地占我国耕地(15亿亩)的52%左右,绝大部分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区,年降水量在350—650毫米左右。西北又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集中分布区,旱地一般占耕地的70—80%以上。因此,提高旱地作物产量不仅对西北地区,而且对华北地区改变贫困面貌,实现粮食自给有余,迎接我国经济建设重点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向西北转移、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北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粮食低产区,目前大面积旱作产量仍在100斤/亩左右徘徊。对其低产原因,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不少争论,有的说是旱、薄、粗,有的说是薄、粗、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36 +36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