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的蚁巢结构及其发展

被引:24
作者
蔡邦华
陈宁生
陈安国
陈志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菌圃; 卫星; 空腔; 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主巢; 蚁巢; 黑翅土白蚁; 糖料作物害虫;
D O I
10.16380/j.kcxb.1965.01.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黑翅土白蚁营地下巢,主体是菌圃;白蚁巢群从初建、成长到衰亡的过程中,蚁巢结构相应地有从单腔到多腔、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差别,主要有单腔空巢、单腔菌巢、上位寡腔巢、下位寡腔巢、层积多腔巢、块积多腔巢和萎缩多腔巢七种基本形式,前四种为幼年巢的形态,后三种为成年巢的形态。本文首先举实例叙述了这七种类型的结构特征,然后就巢腔的发展、菌圃的演变、空腔的形成、主巢的转移及其结构的变化(王宫的兴建、泥皮泥骨的发展等)和巢区的位移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本种蚁巢结构的发展动态,指出菌圃总体处于不断演变的新陈代谢之中,是蚁巢结构上最活跃的因素,为其演变的主要内容,并由是牵动其他各结构部分的发展和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70
页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