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原型与转型的历史分析

被引:11
作者
赵定东
赵山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2]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辽宁沈阳
[3] 辽宁沈阳
关键词
社会原型; 社会转型; 社会发展; 历史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社会原型研究是社会转型研究理论根基的历史追问。和合本位、仪礼本位、宗法本位和土地本位构成了中国社会原型,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母本,在“历史时空”的延续和发展中,由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及外来文明的冲击,其表现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异,但中国社会的“基因”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社会结构的变迁是社会原型转型的重要外在因素,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四大标志构成了社会原型转型的四个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乡村治理:宗族组织与国家权力互动关系的历史考察 [J].
宋宝安 ;
赵定东 .
长白学刊, 2003, (03) :85-89
[2]  
中国人.[M].郝志东;沈益洪译;林语堂著;.学林出版社.2001,
[3]  
单位中国.[M].刘建军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梁漱溟著;.商务印书馆.1999,
[5]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余英时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7]  
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M].王玉波 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8]  
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M].中国考古学会编辑;.文物出版社.1988,
[9]  
中原远古文化.[M].许顺湛 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