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主要白云岩类型及孔隙发育特征

被引:54
作者
朱井泉 [1 ]
吴仕强 [1 ]
王国学 [1 ]
胡文瑄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白云岩; 孔隙类型; 储集性能; 塔里木盆地; 寒武—奥陶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和下奥陶统白云岩广泛发育,岩石类型复杂多样。按照结构和特殊构造两大分类依据,文中将研究区白云岩归为6大类,即泥-粉晶白云岩(又按含膏与否进一步分为含膏泥-粉晶白云岩和不含膏泥-粉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斑状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和膏溶角砾白云岩。每类白云岩都可以其独具特色的晶体结构和/或沉积构造与其他类型相区分。在这些白云岩中发育的孔隙类型主要有6种,即窗格孔、铸模孔、晶间孔、溶孔、角砾孔及砾间溶孔和缝合线孔,其中除窗格孔为原生孔隙外,其余均属次生孔隙。就其储集意义而言,以溶孔和晶间孔最为重要,次为角砾孔及砾间溶孔,而铸模孔和窗格孔的储集意义相对次要。缝合线孔的意义主要有二:一是可改善储集岩的渗透性,二是与斑状白云岩配合还可能构成有效储集岩。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寒武系及奥陶系白云岩类型及形成机理 [J].
邵龙义 ;
何宏 ;
彭苏萍 ;
李瑞军 .
古地理学报, 2002, (02) :19-30
[2]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 [J].
杨威 ;
王清华 ;
刘效曾 .
沉积学报, 2000, (04) :544-548
[3]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白云岩特征及成因 [J].
顾家裕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2) :120-122+170
[4]   塔北东段下奥陶统白云石化作用 [J].
郭建华,沈昭国,李建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01) :51-59
[5]   塔里木盆地北部丘里塔格群(寒武系至奥陶系)白云岩的成因 [J].
叶德胜 .
沉积学报, 1992, (04) :77-86
[6]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油气田.[J].张继铭;黄鉴平;.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84, 04
[7]  
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2005,
[8]  
塔里木盆地沉积与储层.[M].顾家裕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9]  
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M].马永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10]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M].强子同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