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隐蔽格状沙障的综合防护效益观测研究

被引:100
作者
屈建军
凌裕泉
俎瑞平
张克存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关键词
半隐蔽格状沙障; 稳定凹曲面; 防护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半隐蔽格状沙障,特别是麦草和碾压芦苇方格沙障,是近地风沙流边界层防止风沙危害的一种经济实用、功能独特、效果显著而应用最为广泛的固沙措施。它增大了下垫面的粗糙度,明显降低了底层风速,进而减弱了输沙强度,使流沙表面得以稳定。在格状边框内,由于气流的涡旋作用,使格内原始沙面充分蚀积最后达到平衡状态,即稳定的凹曲面形成。这种有规则排列的凹曲面,对不饱和风沙流具一种升力效应,而形成沙物质的非堆积搬运条件,这是格状沙障作用的关键。试验证明1m×1m,1.5m×1.5m和2m×2m草方格防沙效果都是显著的,0.5m×0.5m的方格不仅费工费料,而且防风固沙效果很不理想,并很快地被沙堤失去防护功能。同一规格的格状沙障往往由于设置的地形部位不同,其防护作用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应该根据一个地区的风沙流场性质和沙障功能综合评价半隐蔽沙障防护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沙柳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J].
高永 ;
邱国玉 ;
丁国栋 ;
清水英幸 ;
虞毅 ;
胡春元 ;
刘艳萍 ;
户部和夫 ;
王义 ;
汪季 .
中国沙漠, 2004, (03) :111-116
[2]   北疆铁路沿线风沙危害的研究 [J].
孙庆伟 ;
王涛 ;
韩致文 ;
张伟民 .
中国沙漠, 2004, (02) :70-74
[3]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中段两侧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分析 [J].
王健 ;
桑长青 ;
何清 .
中国沙漠, 2003, (05) :101-104
[4]   草方格沙障的生态恢复作用——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油田公路扰动带为例 [J].
李生宇 ;
雷加强 .
干旱区研究, 2003, (01) :7-10
[5]   草方格沙障尺寸分析的简单模型 [J].
王振亭 ;
郑晓静 .
中国沙漠, 2002, (03) :28-31
[6]   煤矸石障蔽对沙地土壤的改良作用研究 [J].
高国雄 ;
李广毅 ;
高宝山 ;
朱首军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102-104
[7]   粘土沙障及麦草沙障合理间距的调查研究 [J].
常兆丰 ;
仲生年 ;
韩福桂 ;
刘虎俊 .
中国沙漠, 2000, (04) :111-113
[8]   草(枝条)方格沙障沙害预测预报模型的研究 [J].
柯丛茂 .
南昌水专学报, 2000, (02) :49-53
[9]   复膜沙袋阻沙体与芦苇高立式方格沙障防沙机理风洞模拟实验 [J].
韩致文 ;
刘贤万 ;
姚正义 ;
邵国胜 .
中国沙漠, 2000, (01) :41-45
[10]   煤矸石沙障小气候效应调查研究 [J].
高宝山 ;
高国雄 ;
朱首军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S1) :15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