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口第四纪地层中的孢粉、有孔虫、硅藻组合及其古地理意义

被引:13
作者
杨蕉文
华棣
吴立成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闽江口; 第四纪地层; 孢粉; 有孔虫; 硅藻;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1.03.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闽江口琅岐岛钻孔的孢粉,有孔虫及硅藻的综合分析,发现第四纪地层中有五个孢粉组合带,五个硅藻组合带与一个微体化石层。结合14C测年资料与沉积物特征认为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可以划分为晚更新世晚期与全新世(早期、中期、晚期)。气候演化依次为:冷干→温暖略干→温暖湿润→炎热潮湿→温暖略干。沉积相发展顺序为:冲积相、冲洪积相→河流相、湖沼相→湖沼相、河口相→海湾相→河口相。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苏北沿海平原第四纪沉积的孢粉组合与古植被、古气候附视频 [J].
张玉兰 ;
王开发 ;
蒋辉 ;
韩信斌 ;
徐家声 .
海洋湖沼通报, 1984, (04) :18-30
[2]   闽南沿海全新世地质年代学研究附视频 [J].
陈承惠 ;
黄宝林 ;
王明亮 .
台湾海峡, 1982, (02) :64-73
[3]   浙南沿海地区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J].
杨蕉文 ;
陈学林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2, (03) :71-79
[4]   台湾海峡西岸第四纪有孔虫与地质问题 [J].
王绍鸿 .
台湾海峡, 1982, (01) :34-44
[5]   南昌西山洗药湖泥炭的孢粉分析 [J].
王开发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4, (01) :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