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

被引:1
作者
袁昌俊
机构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货币中性; 协整; 葛兰杰因果检验;
D O I
10.13298/j.cnki.ftat.2008.02.027
中图分类号
F820 [货币理论];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针对国内外货币中性理论及实证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90-2005这16年间实际产出和货币供给量的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协整和葛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两点结论:1.货币供给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非中性的;2.因为M2具有一定的内生性,所以我国目前以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不合适的,应该将利率作为操作目标,而不是货币供给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期货币中性: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证 [J].
陆军 ;
舒元 .
金融研究, 2002, (06) :32-40
[2]   关于我国货币“中性”问题的实证研究 [J].
周锦林 .
经济科学, 2002, (01) :61-65
[3]   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及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J].
刘斌 .
金融研究, 2001, (07) :1-9
[4]  
计量经济学基础[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DamodarN.Gujarati)著, 2005
[5]  
宏观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鲁迪·多恩布什(RudigerDornbusch)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