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部麦田杂草群落发生分布规律的数量分析

被引:25
作者
王开金
强胜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2]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麦田杂草群落; 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 杂草综合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1 [杂草防治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利用七级目测法对江苏省南部麦田81个样点796块田地共计82.7hm2草害进行 调查,采集数据,经转化后,对其进行主成分(PCA)和系统聚类分析,并赋予生态学意义的解 释.研究表明,决定江苏省南部麦田杂草的发生、危害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种植制度导致的田间 土壤饱和水分持续时间和土壤酸碱度,生境相似,杂草群落具有趋同性.并就杂草发生的特点提 出杂草综合治理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生物数学.[M].徐克学著;.科学出版社.1999,
[2]  
江苏土壤.[M].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  
中国农田杂草.[M].唐洪元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1,
[4]   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麦田杂草群落的定量分析 [J].
王开金 ;
强胜 .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03) :147-153
[5]   油菜田土壤水分与杂草发生特点及产量的关系研究 [J].
李俊凯 ;
朱建强 ;
艾天成 .
杂草科学, 2002, (01) :15-18
[6]   江苏省棉区棉田杂草群落发生分布规律的数量分析 [J].
强胜 ;
胡金良 .
生态学报, 1999, (06) :810-816
[7]   金华地区稻茬麦田杂草发生与土壤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 [J].
郭水良,李扬汉 .
杂草科学, 1995, (03) :7-10
[8]   芦苇生态型划分指标的主分量及模糊聚类分析 [J].
任东涛,张承烈,陈国仓,杨海莲 .
生态学报, 1994, (03) :266-273
[9]   安徽沿江圩丘农区夏收作物田杂草群落分布规律的研究 [J].
强胜 ;
李扬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0, (03) :212-219
[10]   广东省资源与环境地域分布梯度 [J].
温洋 ;
吴灼年 ;
骆世明 .
生态学报, 1988, (04) :29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