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块西缘古一中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来自通安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25
作者
庞维华
任光明
孙志明
尹福光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会理地区; 中元古代; 通安组; 地层划分对比;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P534.3 [元古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安组作为扬子地块西缘最古老的基底地层之一,是前人通过1.8 Ga最大沉积时限的碎屑锆石年龄和第三段已获得辉绿岩1.5 Ga的侵入年龄来限定的;但未见其更精确地层年龄的相关报道。笔者以通安组一段和四段地层中发现的火山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方法对其锆石进行原位微区U-Pb测年,获得了通安组一段下部变基性火山岩锆石207Pb/206Pb年龄(1833±2)Ma和四段底部变凝灰岩锆石207Pb/206Pb年龄(1508±15)Ma。该年龄结果表明:(1)通安组下部层位的沉积时代为1.8 Ga,基本限定了通安组的最大沉积时限,与东川群因民组、大红山群底部大致相当;(2)通安组四段底部沉积时代为1.5 Ga,与前人获得的通安组三段及东川群黑山组顶部层位沉积时代大致相当,为同期异相沉积;(3)进一步确定了通安组在地层柱上应位于会理群之下,与东川群、河口群、大红山群为可对比的同期异地异相沉积地层。
引用
收藏
页码:921 / 93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 [1]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群石榴白云母-长石石英片岩的白云母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杨红
    刘福来
    刘平华
    王舫
    [J]. 岩石学报, 2013, 29 (06) : 2161 - 2170
  • [2] 扬子陆块西缘古元古代基性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王冬兵
    尹福光
    孙志明
    王立全
    王保弟
    廖世勇
    唐渊
    任光明
    [J]. 地质通报, 2013, 32 (04) : 617 - 630
  • [3] U-Pb zircon age and Hf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Mesoproterozoic sedimentary strata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massif[J]. LI HuaiKun,ZHANG ChuanLin,YAO ChunYan,XIANG ZhenQun.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3(04)
  • [4] 上扬子陆块西南缘早—中元古代造山运动的地质记录
    尹福光
    孙志明
    任光明
    王冬兵
    [J]. 地质学报, 2012, 86 (12) : 1917 - 1932
  • [5] 扬子克拉通西南缘中元古代通安组的形成时代——锆石LA-ICPMS U-Pb年龄
    耿元生
    柳永清
    高林志
    彭楠
    江小均
    [J]. 地质学报, 2012, 86 (09) : 1479 - 1490
  • [6] 哥伦比亚超大陆在扬子陆块西缘的探秘
    尹福光
    王冬兵
    孙志明
    任光明
    庞维华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2, 32 (03) : 31 - 40
  • [7]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群老厂河组变质火山岩的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杨红
    刘福来
    杜利林
    刘平华
    王舫
    [J]. 岩石学报, 2012, 28 (09) : 2994 - 3014
  • [8] 扬子地块西缘河口群的时代:来自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证据
    王冬兵
    孙志明
    尹福光
    王立全
    王保弟
    张万平
    [J]. 地层学杂志, 2012, (03) : 630 - 635
  • [9] 会理—东川地区中元古代地层—构造格架
    尹福光
    孙志明
    张璋
    [J]. 地质论评, 2011, 57 (06) : 770 - 778
  • [10] 扬子地台西缘河口群钠长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周家云
    毛景文
    刘飞燕
    谭洪旗
    沈冰
    朱志敏
    陈家彪
    罗丽萍
    周雄
    王越
    [J]. 矿物岩石, 2011, 31 (03) : 66 -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