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于广域后备保护的复合方向元件

被引:3
作者
姜宪国 [1 ]
王增平 [1 ]
李琛 [1 ]
唐玮 [2 ]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2] 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复合方向元件; 广域后备保护; 虚拟电压; 虚拟电流; 虚拟变化量方向元件; 故障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72 [元件的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提出一种适应于广域后备保护的复合方向元件。分析了正序突变量方向元件和负序方向元件的动作特性。针对二者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虚拟变化量方向元件,通过构造某相虚拟电压和电流使三相故障时保护元件中出现长期有效的虚拟变化量,实现故障判别。结合以上3种基本方向元件,提出复合方向元件的构成逻辑,用于识别故障方向。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方向元件能够在各种类型故障下可靠启动,准确判断故障方向,持续反应故障状态,且在元件出口三相短路无死区,大电源侧有足够灵敏度,外部故障切除后可以自动返回,动作特性良好,能够满足广域后备保护的应用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133 +1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序分量的电网广域后备保护算法 [J].
曾飞 ;
苗世洪 ;
林湘宁 ;
刘沛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23) :57-63
[2]   基于故障关联因子的新型广域后备保护 [J].
马静 ;
李金龙 ;
王增平 ;
杨奇逊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31) :100-107
[3]   具有容错性能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 [J].
张保会 ;
周良才 ;
汪成根 ;
薄志谦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5) :66-71
[4]   适应智能电网的有限广域继电保护分区与跳闸策略 [J].
尹项根 ;
汪旸 ;
张哲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07) :1-7
[5]   基于遗传算法的区域电网智能保护 [J].
汪旸 ;
尹项根 ;
赵逸君 ;
张哲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17) :40-44
[6]   基于方向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系统 [J].
杨增力 ;
石东源 ;
段献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22) :87-93
[7]   零、负序方向元件的特殊问题研究 [J].
徐振宇 ;
杜兆强 ;
孟岩 ;
魏会利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8, (05) :21-25
[8]   分层式电网区域保护系统的原理和实现 [J].
吴科成 ;
林湘宁 ;
鲁文军 ;
刘沛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03) :72-78
[9]   西欧大停电事故分析 [J].
李再华 ;
白晓民 ;
丁剑 ;
周子冠 ;
方竹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01) :1-3+32
[10]   基于纵联比较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算法研究 [J].
丛伟 ;
潘贞存 ;
赵建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21)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