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的年龄差异及“位置法”记忆训练的作用

被引:8
作者
许淑莲
吴志平
吴振云
孙长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发散性思维; 年龄差异; “位置法”记忆训练; 流畅性; 变通性; 独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发散性思维的年龄差异以及“位置法”记忆训练对发散性思维的迁移作用。训练组为经过记忆训练的青年人24名,老年组20名,对照组为相匹配的青年人24名、老年人19名。结果表明:(1)在图形、符号、语义三方面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上,老年组均很显著地比青年组差。青年组的个别差异较大,老年组的更大,尤其是独特性。(2)青年训练组的图形流畅性、独特性及语义的独特性成绩显著优于其对照组,老年训练组图形的变通性有优于其对照组的趋势(P=.052),说明“位置法”记忆训练对发散性思维有一定的间接迁移作用,尤其是对青年人。(3)发散性思维与想象力、数字符号、训练前和训练后词的记忆以及图形的记忆成绩均有很显著正相关。而词汇成绩只与训练组两项发散性思维有显著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记忆训练对改善少年、青年和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作用 [J].
吴振云 ;
孙长华 ;
吴志平 ;
许淑莲 .
心理学报, 1992, (02) :190-197
[2]   成年人词语流畅性的年龄差异和词语记忆 [J].
许淑莲 ;
孙弘舸 ;
吴志平 .
心理学报, 1989, (04) :337-345
[3]   上海地区大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测试研究 [J].
潘洁 ;
金炜 ;
赵敏 ;
俞强 ;
徐成芳 .
心理科学通讯, 1983, (04) :30-3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