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商品治理中的政府官员行为分析

被引:3
作者
谢桂生
阮平南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3] 北京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假冒伪劣商品; 渎职; 寻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F062.6 [公共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假冒伪劣商品治理中的政府官员行为,对于政府官员的渎职,提出了设计激励制度和改造组织 信息结构2种解决方法,证明了在对政府官员进行有效激励的前提下,对政府官员进行寻租的行为将不会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政府信息化对传统科层制组织的冲击 [J].
黄文菊 .
行政论坛, 2003, (03) :28-29+57
[2]   官僚体制中的契约与激励机制——对转轨经济中官员腐败的一个新解释 [J].
张延人 ;
顾江 .
经济研究, 2001, (10) :3-12+28
[3]   政府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研究 [J].
贺卫 ;
王浣尘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2) :51-56
[4]   公共行政组织的变革及其现实性 [J].
冯云廷 .
财经问题研究, 2000, (03) :9-12
[5]   芝加哥学派的寻租理论研究 [J].
仲伟周 .
经济评论, 2000, (01) :40-42
[6]   寻求垄断特权的寻租理论综述 [J].
仲伟周 .
当代经济科学, 1998, (06) :86-91
[7]   渎职的经济分析 [J].
杨晓维 .
经济研究, 1994, (01) :58-64
[8]  
激励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让-雅克·拉丰(Jean-JacquesLaffont), 2002
[9]  
管理行为[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美]西蒙,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