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融合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1
作者
杨东荣 [1 ]
石文华 [2 ]
机构
[1] 天津城建大学
[2] 天津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 规划设计; 场所; 周边环境; 空间设计; 开放性; 《雅典宪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正>一、引言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的相关规划理论已成为当前许多学科关注的对象,凯文·林奇曾描述过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的概念: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性公共空间。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是城市接受各种事物、吸纳各种外来物质的场所,同时也是城市居民生活、购物、休闲及娱乐等必不可少的场所。另外,开放性绿色公共空间对提升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局部小气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19世纪,美国景观专家唐宁就指出城市公共绿色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 [J].
陈竹 ;
叶珉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 (03) :44-49+53
[2]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 [J].
甘来 ;
杨慧华 .
江西科学, 2009, 27 (01) :95-101
[3]   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特色与可识别性 [J].
杨茂川 ;
王琛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6) :117-119+123
[4]   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J].
邹德慈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5) :9-12
[5]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加)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著;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
[6]  
人性场所.[M].(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ClairCooperMarcus);(美)卡罗琳·弗朗西斯(CarolynFrancis)编著;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  
城市意象.[M].(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
[8]  
设计结合自然.[M].(美)麦克哈格(Mcharg;IanL.)著;芮经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