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半干旱地区春玉米连作体系氮素平衡研究

被引:26
作者
高强 [1 ]
蔡红光 [1 ,2 ]
黄立华 [1 ]
汪涓涓 [1 ]
机构
[1] 不详
[2]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4]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春玉米; 淡黑钙土; 施肥方式; 氮素效率; 氮素平衡; 土壤无机氮;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9.08.017
中图分类号
S513.0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为吉林省半干旱地区春玉米科学施用氮肥提供指导。【方法】2004~2005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进行2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推荐施肥、农民习惯施肥、一次性施肥)对玉米产量、吸氮量及氮素效率的影响,同时对该地区土壤氮素平衡与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一次性施肥处理受年际间降雨量影响较大,易产生后期植株脱氮现象,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年际间不稳定;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基肥施用量过高,造成氮肥表观利用率降低;一次性施肥处理和农民习惯施肥处理下,氮肥表观残留率较高,达到了50%左右;这2种施肥方式下,0~90 cm土层土壤残留Nmin分别为201和278 kg/hm2,会对地下水体产生潜在威胁。推荐施肥处理下,玉米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均较稳定,同时氮素利用率(REN)、氮素生理利用率(PEN)、氮素农学利用率(AEN)、氮素偏生产力(PFPN)均较高;在两季玉米连作后,0~90 cm土层土壤残留硝态氮为128.5 kg/hm2,可以在环境友好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一次性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会导致土壤中无机氮高残留,使氮素损失增加,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威胁,而推荐施肥是较合理的施肥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土壤的氮素平衡 [J].
王西娜 ;
王朝辉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6) :759-764
[2]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环境承受力分析 [J].
钟茜 ;
巨晓棠 ;
张福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3) :285-293
[3]   基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J].
刘学军 ;
赵紫娟 ;
巨晓棠 ;
张福锁 .
生态学报, 2002, (07) :1122-1128
[4]   基施尿素对土壤剖面中无机氮动态的影响 [J].
刘学军 ;
巨晓棠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5) :63-68
[5]   半干旱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硝态氮的淋失 [J].
李世清 ;
李生秀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2) :240-242
[6]   氮肥施用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 [J].
吕殿青 ;
同延安 ;
孙本华 ;
OveEmteryd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1) :8-15
[7]  
Emissions of N2O, NH3 and NOx from fuel combustion,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the agricultural sectors in China[J] . Li Yu’e,Lin Erda.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 2000 (1)
[8]   Changes in patterns of fertilizer nitrogen use in Asia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N2O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systems [J].
Mosier, AR ;
Zhu, ZL .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0, 57 (01) :107-117
[9]   Nitrat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northern China [J].
Zhang, WL ;
Tian, ZX ;
Zhang, N ;
Li, XQ .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1996, 59 (03) :22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