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油田储层沉积相研究——针对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上砂组层段
被引:7
作者
:
窦齐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窦齐丰
彭仕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彭仕宓
黄述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黄述旺
王韶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王韶华
刘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刘伟
机构
:
[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石化集团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地质大队
来源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年
/ 01期
关键词
:
红柳泉油田;
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
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层序;
相模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为了对红柳泉油田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上砂组的沉积相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 ,综合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粒度等方面的特征 ,对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目的层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并且主要为水上三角洲亚相 ;其具体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决口水道、天然堤及泛滥平原 4类 ,建立了三角洲亚相垂向相层序及三维空间相模式 .最终探讨了沉积相对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性的影响及控制作用 ,为储层的综合评价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地质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5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沉积体系与成岩作用.[M].赵澄林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
1
→
共 1 条
[1]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沉积体系与成岩作用.[M].赵澄林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