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尾鱼硫酸铜急性中毒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10
作者
常藕琴
石存斌
潘厚军
李凯彬
吴淑勤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剑尾鱼; 硫酸铜; 急性中毒; 病理组织学;
D O I
10.16437/j.cnki.1007-5038.2005.07.022
中图分类号
S941.91 [中毒];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通过对实验动物化的剑尾鱼进行急性硫酸铜中毒实验,在观察症状和剖检变化以后,对实验96h期间死亡鱼与96h后仍存活的鱼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主要眼观病变为肝脏水肿和白色坏死点;鳃丝肿胀,黏液分泌增多;肾脏肿胀,充血。显微病变为肝细胞水泡变性,严重坏死;鳃小片上皮细胞肿胀,脱落严重;有的鳃小片发生融合,整个鳃丝呈棒状化;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间质有充血或网织细胞增多,细胞间噬铁血红素细胞增多;肝胰腺的胰腺细胞的酶原颗粒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铜缺乏对奶牛红细胞及组织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J].
柴春彦 ;
石发庆 ;
刘国艳 ;
赛福丁·阿布都拉 ;
杨毅昌 ;
皮振举 ;
朱明辉 .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1, (08) :1-3
[2]   金鱼对铅和镉的吸收蓄积 [J].
刘长发 ;
陶澍 ;
龙爱民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4) :344-349
[3]   高铜的应用对畜禽的慢性中毒作用及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J].
王幼明 ;
王小龙 .
中国兽医杂志, 2001, (06) :36-38
[4]   (Na++K+)—ATP酶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 [J].
王平原 ;
黄芬 .
生物物理学报, 1991, (02) :217-222
[5]  
淡水养殖与疾病防治.[M].效梅;安立龙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