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评价——以湖北省房县红塔乡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

被引:5
作者
胡守庚 [1 ]
朱胜国 [2 ]
王占岐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2] 湖北省房县国土资源局
关键词
耕地整理; 综合潜力; 农用地分等; 丘陵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从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等四个子系统出发建立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鄂西北房县红塔乡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评价得出研究区各子系统的潜力,其中资源系统潜力比重为59.49%,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分别占了12.87%、12.34%、16.30%。结果表明:资源和环境系统潜力占据主要部分,评价指标体系能综合反映研究区耕地整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符合整理区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推进可持续耕地整理综合潜力规范化评价的措施,可为山区实现耕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苏为华.厦门大学.2000, 01
[2]  
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M].叶艳妹;吴次芳著;.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3]  
县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偃师市为例.[D].黄艳丽.河南农业大学.2004, 04
[4]   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以鄂西北山区为例 [J].
胡守庚 ;
詹发友 ;
吴新群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25 (06) :72-77
[5]   西南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土地整理特征比较 [J].
吴兆娟 ;
王晓东 ;
丁声源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2) :50-53
[6]   北京延庆县耕地整理潜力多因素综合评价数据模型 [J].
郭洪泉 ;
王磊 ;
范金梅 ;
张亚龙 ;
杨华珂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8) :83-86
[7]   北京市大兴区耕地整理潜力模糊评价研究 [J].
张正峰 ;
赵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2) :83-88
[8]   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 [J].
王万茂 ;
张颖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1) :15-20
[9]   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对土地整理潜力的评价研究——以湖北省保康县重阳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 [J].
黄中华 ;
王占岐 ;
龚健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 (01) :31-33+58
[10]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综合探讨——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J].
邱道持 ;
田水松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30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