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生殖机制的研究——Ⅱ.氨海水促使卵母细胞成熟的超微结构研究附视频

被引:8
作者
方永强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超微结构; 片层; 原核生物结构; 卵母细胞; 粒线体; 线粒体; 核被膜; 核膜; 海水; 成熟; 菲律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Loosanoff(1963)提出在海水中加入氢氧化铵配成适宜浓度的氨海水溶液,可促使双壳类(如Tapes,Sedidecussata)卵母细胞生殖胚泡的破裂,有利于卵的受精。陈毓山(1966)、齐秋贞等人(1981)也进行过氨海水催产作用的研究。作者(在印刷中)在氨海水生理作用的研究中,除证实适宜浓度的氨海水确有此作用外,还进一步肯定了氨海水是菲律宾蛤卵母细胞达到生理成熟的必要因子,同时对其作用机制做了初步研究,并对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作了初步观察。据观察,在氨海水中卵母细胞发生了一系列形态变化:从椭圆形变为圆形,且卵母细胞的呼吸速率受到激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5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