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审议区域贸易协定的目标重构——对哈贝马斯协商民主思想的借鉴

被引:1
作者
刘彬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政学院
[2]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WTO; 区域贸易协定; 哈贝马斯; 协商民主; 程序主义;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1.03.011
中图分类号
D996.1 [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当代,WTO多边法治秩序受到了区域贸易协定大潮的猛烈冲击。WTO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审议工作一直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今国际社会难以形成实质性共识。以"主体间性"为特色的哈贝马斯协商民主思想提出了程序主义的法范式,重视平等主体参与下的正当沟通程序的作用。这对于WTO民主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也具备实际推行的可能性。基于此,WTO审议区域贸易协定的工作不宜再以明确的"合法"或"非法"的审议结论为目标,而应着眼于一种正当程序功能,以促进成员间充分的协商民主为宗旨,促使多元价值在信息交流与辩论中尽可能达到对真理的共识,从而实现内在的团结和共存。国际法未来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亦可受益于此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国际法自足制度:在不成体系和社会宪政之间 [J].
陈喜峰 .
国外社会科学, 2009, (04) :125-132
[2]   国内公法对国际法的影响 [J].
蔡从燕 .
法学研究, 2009, 31 (01) :178-193
[3]   试论当代国际社会的法治基础 [J].
张胜军 .
国际论坛, 2007, (02) :1-9+79
[5]   西方法治观的嬗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考察 [J].
吴建红 .
学术论坛, 2006, (08) :141-144+200
[6]   WTO首次对华审议吸引世界目光 [J].
陈翔 ;
崔征 .
WTO经济导刊, 2006, (05) :20-21
[8]   GATT1994第24条的历史与法律分析 [J].
钟立国 .
法学评论, 2003, (06) :41-47
[9]   现代法治的困境及其出路 [J].
高鸿钧 .
法学研究, 2003, (02) :3-31
[10]   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 [J].
童世骏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5)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