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闭合压力裂缝导流能力变化规律理论推导

被引:19
作者
沈宝明
冯彬
李治平
王文霞
刘刚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关键词
裂缝导流能力; 支撑剂; 排列方式; 破碎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渗流力学理论,建立存在支撑剂下的渗透率计算模型,得到在高闭合压力下的裂缝导流能力的变化规律,以及裂缝导流能力和孔隙度与支撑剂粒径的关系式;推导支撑剂破碎下的裂缝导流能力计算模型,得到裂缝导流能力随支撑剂粒径的减小而减小,随铺砂浓度减小而减小、随破碎率增加而减小的认识,为选择裂缝支撑剂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124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裂缝壁面损伤及支撑剂导流能力试验研究 [J].
闫铁 ;
孙维国 ;
李玮 .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09, 6 (03) :161-163
[2]   复合油藏压裂井产能的有限元分析 [J].
付春权 ;
尹洪军 ;
贾俊飞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8, (02) :116-118+134
[3]   不同粒径支撑剂组合对裂缝导流能力影响规律实验研究附视频 [J].
金智荣 ;
郭建春 ;
赵金洲 ;
王锦芳 ;
赵志红 ;
邝聃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7, (06) :88-90
[4]   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因素实验研究与分析 [J].
金智荣 ;
郭建春 ;
赵金洲 ;
周长林 ;
秦毅 ;
罗伟 ;
王云刚 .
钻采工艺, 2007, (05) :36-38+41+165
[5]   复杂条件下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试验研究与分析 [J].
金智荣 ;
郭建春 ;
赵金洲 ;
邝聃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3) :284-287+515
[6]   高压低渗油气藏GSB-1型压裂支撑剂研究与应用 [J].
接金利 ;
刘洪升 ;
陈丽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4, (02) :35-37+65-66
[7]   超深井酸化压裂技术的应用——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 [J].
王艳伟 ;
吴俊平 ;
张宁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6) :524-526+458
[8]   压裂用陶粒支撑剂短期导流能力试验研究 [J].
张毅 ;
周志齐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39-41+71
[9]  
渗流力学基础.[M].王晓冬;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10]  
油层物理学.[M].秦积舜;李爱芬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