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乡学龄儿童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6
作者
郭欣 [1 ]
王星火 [1 ]
曹若湘 [1 ]
耳玉亮 [1 ]
陈延平 [2 ]
机构
[1]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
[2] 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对比研究; 因素分析,统计学; 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79 [儿童、少年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4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城乡儿童伤害的发生水平,探讨伤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北京市1361名发生伤害的学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北京市学生伤害发生率为7.61%,排在前3位的是跌伤、动物咬伤、交通事故。不同地点、不同活动各种类型伤害发生率不同,学校、家庭和社区是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伤害发生构成比分别为41.42%,16.84%,31.38%;玩耍、体育活动和步行时各种伤害发生的构成比分别为35.25%,27.20%和39.33%。不同类型伤害的影响因素(包括宿主因素、致伤因子、环境因素)不同。结论伤害发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预防学生伤害须采取全方位的综合干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728 / 72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北京郊县中学生校园及家庭伤害行为现况及对策研究 [J].
余小鸣 ;
张佳持 ;
王嘉 ;
赵国志 ;
林琳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04) :98+100-98+100
[2]   我国伤害预防与控制研究现况和展望 [J].
王声湧 ;
池桂波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05) :55-57
[3]   青少年伤害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胡利人 ;
陈观进 ;
刘君澜 ;
汤洪伟 .
现代预防医学, 2000, (02) :154-157
[4]   中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李湘生 ;
宣英琴 ;
朱敏 ;
谈忠良 ;
陶小伟 ;
吴菊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03) :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