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促进居民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研究

被引:23
作者
吴结兵 [1 ]
沈台凤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居民投票; 政治意识; 政治动员; 政治现代化;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5.08.007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居民投票行为这一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问题。论文综合评估了社会组织对居民投票行为的影响,对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城镇居民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组织对居民主动投票和被动投票行为均有着显著正向的影响,但相比较于被动投票,社会组织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居民的主动投票行为,这反映出相比较于国家的政治动员,社会组织在对居民投票行为的影响中更多地发挥了增强政治意识的功能,居民投票行为也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居民自身真实意愿的表达。从这一点出发,论文讨论了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在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拓展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以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的积极作用,进而从居民个体层面解析了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 [J].
张紧跟 .
社会, 2012, 32 (03) :198-223
[2]   发展公民社会之中国路径 [J].
萧功秦 .
天涯, 2012, (03) :4-10
[3]   监护型控制逻辑下的有效治理——对近三十年国家社团管理政策演变的考察 [J].
邓正来 ;
丁轶 .
学术界, 2012, (03) :5-26+257
[4]   去政治的自主性:民办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以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为例 [J].
唐文玉 ;
马西恒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10) :58-65+89+157
[6]   自上而下建立公民社会结构? [J].
托马斯海贝勒 ;
宾建成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06) :117-126
[7]   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 [J].
周雪光 ;
艾云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4) :132-150+223
[8]   中国的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和国家组合主义:有争议的领域 [J].
安戈 ;
刘庆军 ;
王尧 .
开放时代, 2009, (11) :133-140
[9]   村庄民主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基于400个村庄的实证分析 [J].
孙秀林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80-107+244
[10]   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 [J].
胡荣 .
社会学研究, 2008, (05) :142-15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