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村”内外

被引:14
作者
陈阿江 [1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2] 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癌症村; 水污染; 淮河流域; 健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以淮河流域的"癌症村"为研究点,以"内""外"两个视域为分析框架,发现:(1)孟营村的污染主要来自上游,是外源污染,但也不排除其他的因素;(2)媒体虽然写实村庄内部癌症死亡异常问题,但重心指涉村外流域污染问题,而政府的"非预期"介入及随后的大规模研究,使得原本期望澄清"污染-癌症"变成了一个迟迟无法告知民众的两难话题;(3)实地调查发现,"癌症"不仅与村外的污染有关联,也与村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探究到"男性-吸烟-肺癌""乙肝-肝癌"及"饮用生水-肠道疾病高发-改水-肠道疾病骤减"等重要线索;(4)在与水俣病、塔纳汤"癌症"社区及国内其他"癌症村"的比较中,注意到"内""外"关注的重心差异影响了对疾病认知及应对行动的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Minamata Disease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J].
Funabashi, Harutoshi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OLOGY, 2006, 15 (01) :7-25
[2]  
中国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估.[M].宋国君;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M].郑连第; 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4]  
流行病学.[M].王素萍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5]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癌症-污染”的认知与风险应对——基于若干“癌症村”的经验研究 [J].
陈阿江 ;
程鹏立 .
学海, 2011, (03) :30-41
[7]   “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与后果——环保与卯集皮革业发展之案例研究 [J].
陈阿江 ;
罗亚娟 ;
陈涛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3 (03) :55-60
[8]   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 [J].
罗亚娟 .
学海, 2010, (02) :91-97
[9]   从食管癌现场的发展看我国肿瘤防治的道路和方向 [J].
陆建邦 .
中国肿瘤, 2010, 19 (01)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