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政支出分析——基于负所得税法和差额补助法的比较

被引:11
作者
戴卫东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农村低保; 差额补助法; 负所得税法; 财政支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建立和实施,这在我国农村反贫困事业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农村低保待遇标准的差额补助法虽然具有公平性和政府财政压力不大的优点,但由于低保金较低而导致贫困人口难以脱贫,并且容易产生"负激励效应"。通过基于负所得税法和差额补助法的农村低保制度的财政支出测算分析,研究发现负所得税法的低保待遇核定不仅具有激励功能,而且国家财政负担能力可承受、可持续。鉴于我国农村的贫困特征,建议在农村低保中率先试行负所得税制度,关键是负所得税方案的修正和配套方案的实施,在条件成熟时推广到城镇低保制度中,以惠及广大城乡居民。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M].郑功成; 著.人民出版社.2008,
[2]  
资本主义与自由.[M].(美)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ionFriedman)著;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