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籼杂交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特性观察研究

被引:1
作者
陈多璞
石英尧
吕凯
丁超尘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合肥
[2] 安徽省农科院情报所
关键词
杂交稻; 中籼; 恢复系; 不育系; 生育期特性; 杂交制种;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1.01.006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 5个籼稻恢复系和 4个不育系为试验材料 ,系统观测其与杂交制种有关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 :在安徽省气候条件下 ,这些亲本的始穗期宜安排在 8月 10日前后。适宜播期恢复系分别为 :盐恢 5 5 9在 4月 2 5日前后 ,辐恢 838在 5月 2 5日前后 ,绵恢 5 0 1、江恢 15 1和明恢 6 3在 4月 30日前后 ;不育系Ⅱ 32A在 5月 10~ 13日 ,K1 7A、协青早A和珍汕 97A在 6月 7~ 10日。父本栽单株 ,母本栽双株 ,父母本行比为 1∶14。在正常的气候和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 ,即可达到花期相遇和高产制种的苗穗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协优9516亲本的生育特性初步观察 [J].
董文其 ;
章志兴 ;
石守鋆 ;
徐骥冀 ;
王建军 ;
董彦君 .
杂交水稻, 2000, (03) :22-23
[2]   杂交早稻亲本系生育特性的观测研究 [J].
陈多璞 ;
石英尧 ;
丁超尘 ;
李怀安 ;
周建生 .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01) :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