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灰斑病菌培养性状观察

被引:11
作者
王桂清
陈捷
机构
[1] 聊城大学农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山东聊城
[3] 上海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菌; 培养性状; 生长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研究表明,玉米灰斑病菌的不同菌株在玉米叶煎汁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不同,但多数菌株菌落为黑色、有白色絮状菌丝、液体培养的孢子球为黑色具绒毛。不同菌株在同一培养基上或同一菌株在两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均有显著的差异,说明灰斑病菌的分化或多态性在菌丝生长速率方面有明显的反映。首次在自然条件下分离到灰斑病菌的白化菌株(20-46)。白化菌株在菌落性状和生长速率上均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白化菌株的发现证明玉米灰斑病菌存在遗传变异的潜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玉米抗尾孢菌叶斑病鉴定与抗病材料利用 [J].
吴纪昌 ;
马丽君 ;
王作英 .
辽宁农业科学, 1997, (05) :25-28
[2]   辽宁省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分析与评价 [J].
李哲 ;
王延波 ;
石清琢 ;
秦友权 .
辽宁农业科学, 1997, (05) :39-43
[3]   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J].
王桂清 ;
高增贵 ;
唐树戈 ;
陈捷 .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02) :187-189
[4]   环境条件对玉米灰斑病菌生长的影响 [J].
王桂清 ;
高增贵 ;
吕国忠 ;
陈捷 .
辽宁农业科学, 2004, (06) :17-20
[5]  
玉米一种新病害——尾孢菌叶斑病(Cercospora zeae—maydis)大发生[J]. 吴纪昌,马丽君,孙义,白金凯.  玉米科学. 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