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形下地面观测资料同化Ⅲ.两种解决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18
作者
徐枝芳
龚建东
李泽椿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地面观测资料; 同化分析; 地形代表性误差; 对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1 [地面气象观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是地面资料同化方案设计中的一大难点。本文通过个例和单点试验对第I和第II部分(徐枝芳等,2007a,2007b)中涉及的两种解决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的地面资料同化方法(即增加温度地形代表性误差和温度订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WRF-3DVAR,进行3个月的连续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形高度差异的增加,采用增加观测误差方法得到的估计值向其它资料同化分析值(背景场值)靠近,在一定的高度差异下则失去了同化分析地面资料的意义;温度订正方法对温度递减率的取值较为敏感,在有探空资料参与同化分析时,温度递减率取值敏感性相对减弱。当采用的订正值较为准确时,采用温度订正方法较增加观测误差方法能更好地处理两种地形高度差异,地面资料信息应用更充分,得到的估计值最有可能接近真实值。当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较小(小于100m)时,两种解决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的方法达到的效果基本一致。单点及个例试验表明,有探空资料等高质量观测参与同化分析时,采用增加观测误差方法得到分析场更接近真实场。三个月连续试验也表明有探空资料参与同化分析时,采用增加观测误差方法比温度订正法改进的郭永润同化方案(Guoetal.,2002)同化地面资料效果好,且加入地面资料同化对所有量级降水预报都有所改善。当地面资料同化方案没处理好时,加入地面资料同化的效果反而不如不加地面资料同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37 / 114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复杂地形下地面观测资料同化II.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代表性误差 [J].
徐枝芳 ;
龚建东 ;
王建捷 ;
李泽椿 .
大气科学, 2007, (03) :449-458
[2]   复杂地形下地面观测资料同化I.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对地面资料同化的影响研究 [J].
徐枝芳 ;
龚建东 ;
王建捷 ;
李泽椿 .
大气科学, 2007, (02) :222-232
[3]   地面观测资料同化初步研究 [J].
徐枝芳 ;
龚建东 ;
王建捷 ;
李泽椿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S1) :1-10
[4]   对流天气系统自动站雨量资料同化对降雨预报的影响 [J].
丁伟钰 ;
万齐林 ;
闫敬华 ;
蒙伟光 ;
陈子通 .
大气科学 , 2006, (02) :317-326
[5]   降水量的直接同化对初始场的影响 [J].
邵明轩 ;
陈敏 ;
陶祖钰 ;
仲跻芹 .
大气科学 , 2006, (02) :268-276
[6]  
A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 technique in a hybrid isentropic-sigma coordinate[J] . D. Devenyi,S. G. Benjamin.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 2003 (1-4)
[7]  
Application of the MM53DVAR system for a heavy rain case over the Korean Peninsu-la .2 Guo Y R,D H Shin,J H Lee,et al. the Twelfth PSU/NCAR Me-soscale Model Users‘Workshop NCAR . 2002